关于缓解就餐拥挤状况的倡议
2007-04-19基层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
2007-04-21北医创建于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0月26日,初创时的名称叫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这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校址设在北京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胡同。
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诞生,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那时,一批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医学教育家,立志通过发展医学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以洗刷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东亚病夫”的耻辱。他们历尽艰辛,在各地兴办学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但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古老文明历史的封建帝国,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医学上,中医源远流长,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加之当时的统治者闭关自守,片面排斥西方医学,以致在鸦片战争前的200多年里,西医流传不开,未能在我国发生明显的影响。直到19世纪中叶,清王朝的衰落,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医学才作为基督教传入手段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1834年,美国传教士兼外交家伯驾(Peter.Parker)来华,在广州开办了一所眼科医院(即后来的博济医院)。此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渗入,美、英、日、德、法等国相继在我国办起了一批教会医院。而清朝政府的官员,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认识到西方医学外科的优点,开始把它应用于军事医学,相继创办了几所中西合壁的医学校。188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医学馆,专为海军服务。1902年,北洋大臣、北洋督练公所督办袁世凯在天津开办北洋军医学堂,专为陆军服务。直到190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医学实业馆,才使中国的医学教育从军事医学狭小的范围中走出来。
医学实业馆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5月11日开馆,提调为朱锡恩,馆舍租后门(今地安门)内太平街民房,每月拨经费银1,000两,学生最多时达到33人。有教员4人,计中医内科教习1人,中医外科教习1人,西医教习1人,西医助教1人。讲授中西医学,并诊治病人。1904年,医学实业馆改称医学馆,迁入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由兴胜寺庙宇改建的馆舍。1907年,医学馆停办,清政府学部就此馆舍创办了北京女子师范学堂。1910年,北京女子师范学堂迁走,馆舍被施医总局(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买去。医学馆虽然只办了4年多就停办了,但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创办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提供了条件。
1911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向两方学习的风潮下,西医在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1912年夏,全国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教育会会员、从日本留学归来正在筹建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的杭州人汤尔和到家中商议,希望他能在北京办一所国立医学校。汤尔和当即表示同意,但提出了不搞中西合壁,要办就办一所专门教授西方医学的学校。
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电召汤尔和到京,筹划创立医学校事宜。经过积极筹备,教育部以价银10,000两从施医总局购买原医学馆馆舍,划拨给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使用。10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任命汤尔和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
汤尔和(1879一1940),号六松,浙江杭州人,解剖学家,1910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他在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前后任职10年,不仅敦促政府公布了《解剖条例》,还特别注重基础医学的研究,为学校几十年来注重基础医学研究和教学的传统奠定了基础。1915年,他创立了中华民国医药学会。1916年8月,代表教育部联合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省教育会共同审定医学名词,为统一中国医学名词做出了贡献。1917年1月,在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大会上被选为副会长。有《组织学》、《局部解剖学》、《胎生学》、《诊断学》、《自然与人类学概论》、《生物学精议》、《关于松鼠之几种器官》、《海参肠管之研究》等著述及译著30余本。
教育部于1912年10月26日颁发校章,10月29日正式起用。后来就把10月26日定为学校校庆日。至此,中国有了第一所国立民用医学校。它的开办,标志着中国的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学校初创时,条件极为简陋。据档案资料记载:”元年10月,领到开办费800元,元年年度经费定为44,655.30元”。规定年度经费”主要用于修缮校舍,购买器具”。11月开始修缮校舍,购买器具并”接收教育部旧存书籍、药品、仪器、模型等数件”。学校第二期毕业生鲍鑑清在回忆学校初建时所写的纪念文章中说:”当时学校有旧屋数十间,旧显微镜一架,中国旧医学书数十种。困难情况可见一斑。1912年10月,学校教职员薪俸支出为114.5元,11月薪俸支出为456.6元,12月薪俸支出为672元。1912年10月,聘定的教职员先后到校,教职工共9人。这9人中的几名教员均系与汤尔和校长先后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医学生,他们是周颂声、葛成勋、陈魏、孙柳溪、朱其辉等,其余为校役。学校于1913年8月聘请汤尔和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石川喜直为解剖学教授,这是学校聘请的第一位教授。同年聘请汤尔和为组织学教授。以后陆续于1914年聘请葛成勋为外科教授、周颂声为生理学教授兼教务长。1915年聘日本人村上庄太为病理学教授、陈魏为内科教授、孙柳溪为外科教授。1916年聘朱其辉为内科教授,日本人池上馨一为解剖学教授。1917年聘吴祥凤为内科教授。1919年聘徐诵明为病理学教授。此时教员队伍才较为齐全。
1913年1月,学校从京沪两地招考的第一届新生72名到校。1月20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教育部次长董鸿??前来参加。校长汤尔和致词:“医校目的,自主观言,在促进社会文化,减少人民痛苦。自客观言,西来宗教,都籍医学为前驱,各国的医学集会以及印刷物中,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地位,实在是一件最惭愧不过的事。所以这所学校,不仅给诸位同学一种谋取职业的本领,使你们能挣钱,实在是希望诸位负起促进文明,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责任……。
1913年8月,学校又从京沪两地招考第二届新生44名。
(摘自《北京医科大学的八十年》)
本文转载自医学部两办《信息周刊》2007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