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医(13)—改革开放的1981—1992(一)

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对应聘毕业生进行面试的通知
2007-06-18
房地产管理中心工作交流会
2007-06-23

经过1977年至1980年三年的调整、整顿,学校的秩序基本恢复。1980年,又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学制。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五年没有招生,后来招收的三年制工农兵学生的质量,又大多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四人帮”垮台后,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尽快招生、上课,毕业后解决急需。恢复招生后,学校的主要精力用于稳定学校秩序;加强教学管理,安排好教学工作,搞好基本功训练;积极组织科学研究;抓好医疗服务;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尚未能顾及学校的规划和业务改革,只是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医院管理方面开始某些改革试验。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医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投资8500万元,增加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3月,国务院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颁发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扩大了高等学校管理权限。1988年4月,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通知》,决定北医自1988年秋季开始试办七年制。

根据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及国家对重点建设的大学的要求,1984年,北医制定了具体建设方案。1985年,根据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并提出了《本科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86年,北医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把北医建设成为一所能够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国内外第一流的综合性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几年来。北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对教学、科研、医疗、领导制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改革开放,打破封闭式办学老框框

中共北京医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要以提高为重点,努力使大学生的质量,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打破封闭式办学的旧框框,实行开放,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经验。早在1979年,马旭院长就率领医学教育考察团到澳大利亚考察;次年,又赴美国参观,并应邀访问了德意志联邦埃森大学。同年,党委书记彭瑞骢去美国参观考察。党委研究认为,要使我们的大学生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派遣教师出国进修学习,使他们先得到提高。

按照党委的决定,院务委员会多次讨论了派人出国学习问题。马旭院长强调,过去“在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要敢于出生入死;现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也要不怕困难,敢打冲锋”。

党的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使学校党政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开放的意义,认识到学校业务工作质量与学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国际学术交流。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学术的发展进步都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只能停滞落后。学校坚持开放的决心更加坚定,不顾非难,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大力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外语 外语是我们打开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大门的钥匙,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经验的工具。几年来,北医花了很大力量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外语,提高北医外语水平。仅1978、1979两年内,全校(含附属医院)有近l500人次参加了英语提高班、口语班和阅读班;近400人参加了日语初级班、中级班。学校还开办了德语口语班、初级班和拉丁文处方班。城外三系的助教、讲师和新提升的副教授,各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基本上都轮训了一遍。

自1980年起,北医还积极创造条件,如拨出专款,开办外宾招待所,与美国威廉?凯瑞国际大学合作,在北医举办每期半年的英语培训班,提高预备出国人员的英语水平,考试合格者,发给证书;同时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办英语提高班。

由于广大业务人员的勤奋努力,外语水平大大提高,扭转了北医在出国外语考试中的被动局面,为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创造了前提条件。

派出去,请进来,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经验 派出大量业务人员公费出国考察、学习,包括派遣大批业务人员进行比较长时间(一般为l~2年)的进修学习,以及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出国攻读学位。同时,积极支持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及其他业务人员自费出国留学。

在选拔外出进修人员时,着眼于全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教研室的建设和梯队培养。因此,对出国人员条件、进修或学习专业和方向,学成回国后如何开展工作等问题都进行反复磋商,并规定,进修人员回国后要向教研室汇报。

为了使选派工作顺利进行,管理得当,学校对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做了明确划分,并制定了出国人员管理办法。

截至1991年,北医先后公费派出1000多人次分赴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瑞士、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及香港地区,以至绝大多数业务科室领导、副教授以上专业人员以及学科梯队人选,都已经或正在选派出去学习、进修。进修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肿瘤的生化、免疫和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工业毒理学、环境保护学、药物化学、内科心血管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肾病学、口腔医学及德语、英语、医学教育管理等近60个学科,主要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实验操作方法。临床科室人员进修的重点是临床实验室研究的先进技术方法和诊疗技术。有些学科,如心血管外科,还跨系、医院组建配套班子,出国学习完整的成套技术。

这些出国留学、进修人员,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和实验手段,了解了本学科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内还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和创新。这对于北医师资队伍的培养,对于教学、医疗改革和教学、科研、医疗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科建设,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力争出国培养的名额和经费,学校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华医学基金会的支持;同时积极支持、组织业务人员参加教育部、世界卫生组织的选拔考试;另外还争取国外一些民间基金会的赞助。目前,北医已与五个国际基金会建立了联系。

另外,派遣部分中老年专家教授,按照所从事的专业,到国外进行短期的、有目的的考察访问。

与此同时,还组织部分业务管理骨干出国考察访问,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邀请国外专家来院兼职和讲学。1981年6月,北医聘请了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内科主任白壁彦夫教授为名誉教授,这是北医聘请的第一名外国名誉教授。1984年9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人口动态系教授周联彬成为北医第一位客座教授。至1991年底,已有100多名外国和境外的专家学者应邀担任北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他们都是在本专业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不少是世界知名的专家,其中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的担任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学校还邀请外国学术组织、专业公司和专家学者来我院办班、讲学。如1981年就有瑞典科学家在北医举办的瑞典发玛西亚生化分离技术班、美国艾姆斯实验法班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药理班等10个讲习班。1982年又有52个代表团的240位专家学者来北医参观、访问和讲学。专家们在北医开办了肾移植、眼科病理、传染免疫、护理科研设计、病理、卫生统计、神经药物等业务讲座。据不完全统计,至1991年底,来北医讲过学的外国及台、港、澳地区的专家达4700多人次。与此同时,各学院(系)、医院、教研室还接待了一些出国进修人员的导师开办讲座或做学术报告。

与国外学术组织合作,开展科研和业务培训 几年来,北医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妇幼保健培训合作中心”“预防牙医学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与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合作建立了“药物依赖性研究中心”。

还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联合培养了18名博士研究生。与20多个国外、境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专业公司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其中与美国合作项目——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研究,投入的人力、财力最多,花费时间最长。与国外民间组织的合作研究,也有所发展。

附1:北京医科大学对外科技合作统计表(1980-1990)

单位合作项目数(项数)获得对方资助数(美元)
基础医学院141022300
药学院7356500
公共卫生学院17505300
第一医院16780000
人民医院1479000
第三医院6978000
口腔医学院172320900
精研所12500000
北京医科大学1036542000

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种交流包括:

校际交流。自改革开放以来,北医已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十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交流关系,互换学者、留学人员,交流科研情况,交换图书资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近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医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北医参加人员既认真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也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欢迎和赞叹。不少中老年学者参加了国际学术组织,有的担任了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副主席,有的参与组织有关国际学术会议。1981年,北医韩济生教授在日本京都参加并主持了国际麻醉学术会议,这是北医学者第一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1985年,北医开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由7月到11月短短的四个月内,北医在北京主办了“第四届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顾问理事会”、“亚太地区社会文化精神病学研讨会”、“第一届北京国际口腔医学讨论会”。到1991年,由北医主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达26个,充分显示了北医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能力。

附2:1985-1991年北京医科大学主办国际会议一览表

附2:1985-1991年北京医科大学主办国际会议一览表

时间  国际会议名称
1985年  第四届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顾问理事会  亚太地区社会文化精神病学研讨会  第一届北京国际口腔医学讨论会
1986年  第一届北京国际围产医学研讨会
1987年  第二届北京国际牙科学术会议  国际口腔儿科学术会议  国际临床药理学术会议
1988年  第二届北京国际妇科围产医学研讨会  中国第一届世界血液病学,肿瘤学大会  第六届国际免疫缺陷动物实验研究讨论会  国际生殖研究前沿会议  国际抗微生物化疗会议  第一届北京国际泌尿外科研讨会  第五届亚太地区药理学术会  第二届中日消化疾病研讨会
1989年  中加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  国际环境卫生和安全会议  第二届世界预防牙医学会议  第一届东西方疼痛会议  国际流行病学术会议
1990年  第二届国际北京癌症讨论会  国际毒理学学术会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牙科材料器械设备委员会年会
1991年  北京国际口腔正畸外科正畸学术会议  第二届北京国际泌尿外科讨论会  国际小儿眼病斜视弱视学术会

1989年5月,北医还与国际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联合举办了“国际眼科新技术交流讲习班”。来自全国的80多名眼科专家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新技术交流。

接收外国留学生及进修生来校学习。自1953年接收第一名外国留学生开始,北医已接收过来自世界五大洲五十个国家的大批外国留学生来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北医还接受了一些外国本科生短期学习,举办短期中医、针灸学习班,既介绍了我国优秀医学遗产,也扩大了影响。

鼓励、支持学者、教授和中青年科技人员在国外发表文章。据统计,从1985—1991年,北医科技人员在国外发表论文约680篇,与国际学术界同行扩大了交流。同时,从1981年起,北医学报也增设了英文摘要,扩大了影响。

积极承担外国公司在北医建立维修中心。对于进口的某些贵重、尖端仪器设备,北医要组织专人去对方“接机”,学习操作技术和维修知识。同时,积极承担外国公司在北医建立维修中心。

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搞好本科生教育

恢复招生后,本科生教育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拨乱反正,整顿和稳定秩序;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加强教学各环节的工作;搞好基本功训练;保证教学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从总的方面看,毕业生的质量比较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的业务知识能适应当前科学的发展,实际工作能力经过一定训练,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每年都有近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被录取为研究生,其中有一部分被录取为出国研究生。有的毕业生成绩相当优异,比如,中美生化分子生物学项目的研究生生化考试,北医毕业生两次获得了第一名。第二阶段,从1984年以后,按照中央的方针和卫生部的指示,对招生与分配制度、学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验、实习、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培养目标 对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以下几点:在政治上,把德育放在首位,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要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思想上,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北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在专业知识方面,强调拓宽知识面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外,还要有社会人文学科及与本专业有联系的理科方面的知识。并且各专业还有各自具体的培养目标。

专业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卫生事业对医学长线、短线的需要及北医特长,增设了一些新专业。对老专业,也根据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调整和改造。1980年,开始增设医学实验大专班和夜大学;1983年,又增设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前三届招收在职人员,学制三年,1986年改为本科;1985年,开办了护理专业,学制四年;1988年,试办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1989年,又增设了医学检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1991年,增加了妇幼卫生专业,学制五年。原卫生学专业,改为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专业改为临床医学专业。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学制,还制订或修订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至1991年,北医本科教育已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医药)、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医学检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和妇幼卫生学等12个专业,学制分别为七年、五年、四年。大专教育设有:医学实验技术、卫生事业管理、口腔医学、药学、思茅临床医学大专班(1988年与云南思茅地区合办),学制三年。夜大学教育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医学实验技术、药学等五个专业,学制三年,不定期招生。另外,还设有医学护理、口腔护理、医学检验三个中专班,学制三年。从1982年至1991年,北医共培养本科毕业生4833名,大专生496名,中专生1314名,其中,有1400名本科毕业生补充了北医师资队伍。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三个面向的方针,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增设新课。例如,根据免疫学的发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将其从微生物学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教研室,为本科生开设了“医学免疫学”,为研究生开设“分子免疫学”。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开设了“医学心理学”。

为了树立人群预防观念和贯彻传染病的预防战略,为非预防医学专业开设了“预防医学”。

课程改革。将“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

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各主干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将原属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化学课程中的实验部分和医学基础课程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的实验,从原课程中分出,单列为一门实验课程。同时加入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设计实验目的和步骤,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

开设选修课。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增加人文科学知识,开设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美学、伦理学等在内的各种课程,供学生选修。全校所开选修课达64门,其中有些是限选的,有些由学生自选。

加强外语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外语培训工作。如,聘请外籍教师讲课,由教研室给学生印发英语专业词汇、英语教学大纲和讲义,考试时要求学生用英语词汇答题等。

学校开辟了4个语言听力试验室,由语言中心向师生提供多种语言教材。

进入临床阶段学习后,所在医院教学办公室仍设法为学生开办英语班。

学校还组织了学生英语俱乐部、英语夏令营,举办英语广播、英语联欢,播放英语影视节目等,为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外语能力的机会。

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都有提高。1987年以来,北医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及通过率,在北京市高校中都名列前茅。

体育教学和群众性体育运动。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除了支持教学计划规定的正常教学外,还注意学生的课外锻炼:早操、业余体育活动、各种体育比赛等,并把它们作为总成绩的30%,计入学生体育课的成绩中。

为了使考核有所依据,1982年起,实行了早操、课外锻炼考勤制度。即使组织体育比赛,也以班级为竞赛单位,给更多的同学关心、参与的机会。从1984年起,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是达标课目加体操。二年级学生可依个人爱好选修专项,男生可在三大球,武术中;女生可在蓝、排球、艺术体操和武术中各选二项。对于体质孱弱或临时伤、病的学生,则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他们参加保健班学习。

这种把正规的体育教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体质有所增强。1991年学生达标率达到了95.7%,被北京市评为高校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和达标甲级学校。在部属院校运动会上,多次夺得了较好的成绩。1984年,夺得田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1985年的排球比赛,男女队双双获得第三名;1986年的足球比赛中,实现零的实破,夺得冠军。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重要反映,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建设。北医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各专业及各层次的教科书和专著,并把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十几年来,北医先后有20多位教授承担了卫生部组织的主编统编教材的任务,如,口腔医学院邹兆菊、张震康等教授主编的《口腔放射诊断学》等五种教材,药学院王夔等教授主编的《无机化学》等四种教材,公共卫生学院连志浩等教授主编的《流行病学》等两种教材,方积乾教授主编的《生物数学》,李心天教授主编的《医学心理学》,护理系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等共18种。其中郑麟蕃教授主编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和沈渔??教授主编的《精神病学》,分别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同时,还有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65种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教材建设做出了贡献。

除了使用统编教材外,北医广大教师还结合教学实际,自己编写了170多种教材、讲义和补充教材,方便学生,并保证了教学质量。

近年来,北医电化教学建设有较大进展,电化教育中心自编的教材达264部。其中有26部分别获得卫生部等单位颁发的“白鹤奖”、“长城奖”和“金烛奖”。

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往,由于受苏联“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育思想及过时的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教师对学生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则注意不够。为了适应教育思想和医学教育的重大变革,学校注意教育和帮助广大教师打破老框框,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到培养能力为主的途径上来。1981年,学校就提出在教学中要贯彻“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的方针;1985—1988年,又两次修改了教学计划,全面审查各专业的主干课程,突出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

按照学校要求,各系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验课教学。在实验内容和要求上,各教研室都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减少印证性。如生化教研室,除教学生分别掌握一系列方法外,还安排一个综合性大实验,促使学生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生理和药理教研室,分别设立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组织学生轮转。通过做几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既可促使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习,又避免了实验室重复建设。

药学院在专业课中,如药物化学,安排有综合性实验,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在导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文献,提出实验方法和技术线路,自己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临床教学,强调多实践,强调打好基础,不管毕业后干什么,对内、外、妇、儿等大科的生产实习时间,必须保证,不能减少。改进教学方法,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分析教师选择好的病例,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再联系基础理论,重点讲解临床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求实习学生每天去看病人,做到连续观察病人病情,为病人量血压、摸肚子、查体温等等,锻炼实际操作。并坚持带学生去县医院实习。

为了增加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适当调整实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为8—10人一组;眼、耳科,6人一组,教师手把手地教。

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药学院设有综合能力考试;临床有“出科考试”及质量检查评估,既考理论又考临床技能,要求学生能正确综合分析病例,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在教学中,还注意充分运用电教、幻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形象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学生中的优秀尖子,创造一定条件,支持其成长。

培养科研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结合本教研室(科室)的科研工作,为学生开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写文献综述,组织读书报告会。学生还组成小组参加教研室部分课题的研究。从1982年起,基础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每人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的论文已在杂志上发表,个别学生一年内发表过四篇文章。预防医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前都能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基础医学院、药学院还对论文选题、结构等做了具体规定。

从1984年起,科研实习作为必修课列入了六年制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第五学年生产实习前的10周内,各科室和研究室(所)或者专为学生设计科研题目,或者结合本科室的科研工作,组织学生做实验性题目、病例总结或流行病学调查。学生动手前,先由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介绍科研基本思路,传授基本方法,学习8~10学时的文献检索课,然后,导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科研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工作。

课题结束后,学生写出科研论文(或阶段总结)和实习收获两篇文章,导师写评语,由各科或各临床医学院组织论文答辩或优秀论文报告会。学生们认为,科研让“我们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一篇题为《开展医学科研实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文章,1989年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优秀奖。

改善实验条件。为了适应改革实验教学的需要,学校增加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十年来,实验室由原来的27个增加到39个,还增加了许多仪器设备。

此外,各学院、医院还十分注意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和临床教学管理 增加临床教学基地。“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原口腔医学系的教学医院——平安医院及第四附属医院相继外迁,使学校临床教学基地顿时减少三分之一。恢复招生后,临床教学条件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和积水潭医院、第一传染病院、邮电医院等建立了协作关系,由他们承担医疗、口腔两系部分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也接收了部分学生实习。为了保证教学基地的稳定,1990年、1991年,经卫生部批准、北京市卫生局同意,学校分别与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医院签订协议,把这两所医院列入临床教学医院,作为北医第四、第五临床医学院,承担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课、专业课教学及生产实习,以及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

临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文化大革命”前,学校设有医疗(学)系,系有办公室,负责医疗(学)系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系以下有教研室。“文化大革命”后,教研室建制未再恢复,教学工作由各科室分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负责。

1987年,学校决定将医学系建制撤销,成立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委员会,协调组织各临床医学院(医院)的教学工作。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委员会主任。由于各种原因及校领导人员的变动,委员会的工作并未很好开展起来,使临床教学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加强教学管理 制定和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原有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学籍管理、考勤、考绩、考试、考核制度和班主任制度等,根据实践经验,加以修订,使之不断完善。同时,根据现实需要,制定了一些新的制度,如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制度。

定期检查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学校每年都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从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各临床医学院还以毕业生实习为对象,进行临床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学院也都建立了检查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还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982—1986年,北医77、78、79、81级四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统一考试。

实行奖励制度 奖励优秀教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教师节。届时北医都举行庆祝活动,对教(医)师为培养人才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和慰问。

为了表彰优秀教师,国家教委、卫生部,北京市及学校都建立了奖励教师的制度。从1986年起,学校获得各种奖励的集体和个人有:

全国高校实验室系统优秀集体:解剖教研室(1986年)、生理教研室(1991年)。

全国优秀教师:楼之岑、龙振洲、张鸣和(1990年)、马大龙(1991年)。

卫生部临床教学优秀集体: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优秀个人8名(1991年)。

北京市教学优秀集体;七个单位;优秀教师40名(1986—1991年)。

1988—1991年,学校颁发教学优秀集体奖39项,教学优秀个人奖660人次。

从1987年开始,学校还设立了“桃李奖”。表彰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成绩卓著的教师。荣获“桃李奖”的教师有:

第一届(1987年):马旭、王谔、楼之岑、严仁英、冯传汉。

第二届(1989年):刘士杰、张昌颖、朱希涛、诚静容、张丽珠。

第三届(1990年):李肇特、郑麟蕃、林传骧、李凤鸣、王夔。

第四届(1991年):叶恭绍、林克椿、黄萃庭、邹兆菊、方裕谦。

学生奖学金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遵照国家教委的指示,学校自1987年开始实行人民奖学金制度。以后,分为“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两大类。1990年增加了“光华奖学金,1991年北京市设立了“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理工科优秀学生奖学金”。

设立奖学金制度是为鼓励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品学兼优,成为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

学校十分重视奖学金的评选工作,严格按照评选程序,自下而上逐级通过,民主渠道畅通。自1987年至今,每年有30%的同学能够获得不同种类的奖学金。

全校的“三好学生奖学金”分为校级、院级和单项奖;

“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及单项奖;

“光华奖学金”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分别进行评选;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理工科优秀学生奖学金”由北京市高教局等单位分配名额,学校组织评选。

此外,口腔医学院还设立了“拜耳奖学金”,每年评选五名本科生。公共卫生学院设立了“金宝善奖学金”、“林?傅奖学金”和“俞锡璇奖学金”,分别奖励本专业的优秀学生。

(摘编自《北京医科大学的八十年》)

本文转载自医学部两办《信息周刊》2007年第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