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医(14)—改革开放的1981—1992(二)

王维珍同志荣获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2007-06-24
后勤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演出
2007-06-25
王维珍同志荣获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2007-06-24
后勤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演出
2007-06-25

三、研究生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研究生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经。“文化大革命”前,北医已开始招收研究生,但那时招收数量较少,制度也不健全,加上“左”的干扰,时断时续。“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招生12年。1978年恢复招生,北医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与本科生教育一起,成为北医医学教育的主体。1980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决定1981年1月1日实行。1980年12月,国务院成立学位委员会。随后,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医有权授予34个专业的研究生硕士学位,13个专业的研究生博士学位。1982年,按照国家学位条例的规定,北医首次授予124名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北医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按学位培养的阶段。1982年北医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首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又开始了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至此,北医按照国家学位条例的要求,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标志着北医研究生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多形式、多渠道招生 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是招收研究生的主要形式。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学校特别抓了“命题”工作。从1978年起,坚持对命题、评卷做全面分析,总结经验。要求有条件的学科逐步实行考题测试制,对题目的有效度、信度、区分度与难度等做出统计分析,经过筛选与改进,再配题、组成试卷,从“经验型”的命题逐渐过渡到“科学型”的命题。同时规定各学科命题小组要相对稳定,成员应是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1984年,学校在对全部业务课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对综合考题作了专题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到,全校综合试题总及格率为38%,难易适度。考题覆盖了四至十门大学主干课,大部分综合类的题型及内容组成比较合理,试题面广、量大,具有考核应用能力和学科间横向联系方面的内容。

从1985年起,学校对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试行推荐免试制度。被推荐的毕业生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突出优秀的,一般每班可推荐2-3人。同年,经国家教委同意,北医又试行了对优秀住院医师推荐免试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制度。让真正品学兼优、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者,能够免试(但要通过本校组织的考试)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至1991年,北医已招收这种推荐免试生31人。

对于博士研究生,除了统一招考外,也实行了推荐的办法。一种办法是推荐确已达到博士研究生入学条件的在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如1983年药学专业一位入学一年半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允许单科成绩在70分以上),论文开题报告很有前景。在导师推荐下,经学校审查,认为已符合博士研究生入学条件,而且该研究生的导师又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于是同意该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84年,在学硕士生经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增加到14人。

另一种办法是,挑选推荐极少数优秀住院医师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从1987年实行以来,已有28名优秀住院医师被推荐为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这些措施,对于扩大生源,加快人才培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从1985年开始,北医试行招收定向、委托研究生制度。研究生毕业后,由委托单位分配工作。

经国家教委批准,从1989年起,北医对大学本科毕业,有四年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择优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在实践中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适当招收在职人员,不仅扩大了研究生的生源,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日趋完善 制定和修改培养方案。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生时,仅要求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按计划完成学业。通过对80、8l两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发现由于没有各专业的培养方案,缺乏严格的统一标准,每名研究生仅学6-8门课,加上实验课偏少,造成研究生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鉴于这种情况,学校从1981年开始,以药学院为试点,着手制定以课程设置为中心的培养方案。从而使研究生的培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提高培养质量迈出了一大步。

1986年,学校按照国家《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精神,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规定:专业必修课以二级学科为基础,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增加教学实践、业务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990年,学校再次修订培养方案,将统计学和计算机列入公共课程。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尤其强调社会实践(即现场调查)。这样,使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经过连续几年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生的课程形成理论课、实验课、工具课、社会科学等四大类。各专业研究生课程总门数由1978年的54门增加到1992年的243门。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更为专门化,更能反映出国内外的新知识和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具有各个专业特色,并能满足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的一套完整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新兴科学技术的挑战,对研究生的知识面及科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需要,在各学院的努力下,研究生实验课的数量由1978年的11门增加到1987年的112门,并且与本科生的实验课也拉开了档次。经过不断的努力,课程的内容及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如形态学实验课中,病理解剖学由最初只要求研究生看光学显微镜的病理切片,后来发展到能开出诊断病理解剖学、病理实验技术等课程。此外还开设有从各种光学显微镜到扫描,以及透射电镜等较高级课程。在机能实验课中,北医开设有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高级生化实验、高级药理实验等。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学校为研究生开设了有关边缘性或交叉性学科和最新进展的课程,如生物数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细胞免疫学,心肺内分泌学等,开阔了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

开设各种新课,还有利于研究生发挥创造力,开发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研和论文水平。如:消化生理研究生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胃泌素放射免疫测试方法;生化研究生采用近代生化测定方法,如双向电泳,使蛋白质的分辨率大大提高。

实验动物学不但在基础医学,而且在临床和预防卫生学也得到广泛应用。如眼科研究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二硫化碳中毒早期诊断指标。这一结论后来被国家采用,作为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免疫学也从基础免疫学发展到临床各科,从免疫诊断、预防、治疗到进行机理研究,从传染病特异免疫到非传染性疾病。

研究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第三学期开始科研训练,着手准备论文。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教研室提出课题计划并作开题报告。导师及有关人员对研究生科研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的可行性、先进性、科学性等方面给予评价,提出预定的水平要求,帮助研究生了解在课题进行中应注意解决的各种问题。

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须填写课题计划任务书;论文完成后,需提出答辩申请。管理部门根据《培养方案》,对其学位课程成绩和学分数进行审查。合格者按学校规定,在教研室完成预答辩后,便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按照规定,答辩委员会必须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五位专家组成,名单须经学位委员会分会批准。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先后制定了《北京医学院研究生论文写作要求》、《研究生论文答辩试行办法》、《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酬谢办法》等,对研究生论文及论文答辩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系主任亲自召集有关专业教师讨论执行《培养方案》,主持研究生开题报告。招收研究生较多的教研室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争取研究生如期完成论文工作。

论文答辩。1981年6月,生理学教研组的五名硕士研究生先行在校内作论文答辩。除本教研室教师外,学校领导、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兄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共百余人。赴现场观摩。到年底,北医共有126名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其中124名由论文答辩委员会向院学位委员会推荐,申请硕士学位。

院学位委员会各分会按照《北京医学院授予学位实施细则试行草案》、《北京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暂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所有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等,逐个进行了审查;根据答辩委员会的决议,进行认真讨论,最后进行表决。在各学位委员会分会讨论的基础上,北医学位委员会进行复审,逐个投票表决,决定是否授予学位。1982年6月,北医隆重举行了首次授予124名研究生硕士学位的仪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1982年,北医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有创造性的成果。

1982年12月,学校召开博士研究生导师座谈会,根据上述条例精神,对博士研究生论文水平、课程要求和政治理论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导师们认为,必须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博士论文必须具有创造性,本人的硕士论文工作不可在博士论文中重复,但其结果可在博士论文中引用,也可在博士论文中综合讨论。不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课程,而应指定范围,由本人自学。导师们还认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国内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要靠我们自己边培养、边摸索、边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导师们的意见,首先,确定了博士研究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课的门数(一般为两门)、内容范围,以及专业课的内容范围(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同时规定了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考试的范围,包括: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原著为主)、第一外语(以写作为主)和第二外语,以及规定必读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要求博士生对本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深度,对本学科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广度,以便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其次,抓好科研能力的培养,做好对创造性成果的评价。科研型博士生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做出创造性成果。博士研究生的这种能力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在探索未知的创造性科学研究中锻炼出来。因此导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在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同时,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的训练。

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主要抓住三个环节:培养计划的制订、中期资格审核和论文答辩。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培养年限、课程内容、研究方向、研究范围、预期目标和进度等。

博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后,即可学完理论课程,并确定了科研课题,此时,可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有条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所以有必要在博士生入学一年半时进行中期资格审核: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综合考试是否合格,以检查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科研课题开题评议,检查博士生完成科研论文的能力和条件;同时还要检查政治思想品质和科德作风。三项内容有一项不合格即中止培养。北医1984年开始实行中期资格审核,调动了博士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名博士生因学习不努力,不能按时提出开题报告被中止培养;一名因理论课达不到广博的要求,考试委员会令其补考。一些博士生在课题审查中发现其课题范围过广、主攻方向不清,评审委员会都给予具体帮助,使课题切实可行。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学校学位委员会多次讨论认为,主要是依靠和听取同行的评议意见,尤其是听取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因此学校规定所聘请的答辩委员一定要是同行专家。另外,向全国在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有成就的10名专家征求对论文的意见及评价。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同行评议人的人选名单由导师及教研室提出,经学位分会审核。报校级学位委员会主席批准。这些规定有助于保证论文的质量。

我国首批医学博士诞生 1984年7月19日-20日,北医隆重举行了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教育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第二医学院、四川医学院、武汉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都有代表到会。答辩委员会由七名正、副教授组成。在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之后,答辩委员会通过了马绪臣的博士论文《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X线诊断研究》和张筱林的博士论文《口腔扁平苔藓和白斑的超微结构研究》。21日,北医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认真审议了口腔领面外科专业研究生马绪臣和口腔病理专业研究生张筱林的博士学位申请,决定授予马绪臣、张筱林博士学位,这是北医,也是我国医学教育史上依靠自己力量培养的第一批医学博士。

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 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感到现行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尚不够完善,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大批高级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主要问题是临床实验室研究生临床能力差,不适应临床要求,不受临床学科的欢迎;也影响了研究生专业职称和工资待遇。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对82级研究生提出要提高临床能力。措施是改应届博士生学制为四年,头两年做临床工作,使其临床能力达到两年住院医师水平,而后再进行选课。由于当时没有明确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有差误。但他们在科研能力、临床能力、自学能力上还是有所提高,为以后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83年,国家教委、卫生部决定对现行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颁发了《关于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北医从1984年开始接收第一批、也是我国第一批以临床训练为主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制定了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为控制和检验他们的质量,建立了临床医学研究生考核制度,即以知识、技能、态度、工作量为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以平日成绩评定与年终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分标准。通过考核,导师能够看到研究生临床技能上的弱点和不足,在指导上加强了针对性。但《试行办法》在培养目标上同时提出对课程、科研及临床能力的较高要求,这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达到。

为从根本上改革医学研究生教育制度,进一步修改完善《试行办法》的内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在1986年又下达了关于《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试行办法》的通知(即22号文件)。北医按照22号文件精神,开展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工作,到1992年已对七届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了第一阶段考核,择优选拔了158名研究生为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攻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同时制定了《北京医科大学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实施细则》、《医学博士(临床医学)选拔试行办法》和《临床各专业的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建立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及毕业考试办法。改革,完善了北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制度。到1992年,北医已有124名研究生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有103名研究生获得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走上临床工作第一线。

1989年11月,卫生部组织专家组,检查评价北医内科学(肾病)、口腔科学(口内、口外)的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专家们听取了学校、研究生院和两家临床医学院的介绍;分头到第一医院主持了内科学(肾病)临床博士生的临床考试和答辩;参观了口腔医院培养临床博士的整体条件,如医疗设施、临床工作、培养制度等;查阅了大量培养档案材料;还分别召集了临床博士生和临床博士生导师座谈会。

通过实地调查考核,检查组得出结论:北京医科大学师资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具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和丰富经验,具有先进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仪器设备。床位充足,病员集中,可以满足临床博士生的培养要求。该校有健全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有完整成套的研究生学习、培训、考核评估及论文档案资料;研究生培养工作均纳入各级领导工作统筹安排;大部分科室成立了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负主要责任,辅之以集体培养,教师们能做到既带业务又做思想政治工作,使培养计划和质量得到保证。

研究生领导管理机构的演变及研究生管理 “文化大革命”前,在院一级由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院长助理)领导研究生工作;具体组织和管理工作,由科研处(科)负责。1978年恢复招生后,由于研究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管理任务加重,乃于1983年建立了研究生处,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考核、检查、分配等事宜,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研究生制度逐步完善的形势,进一步贯彻国家有关制度、特别是学位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1984年,经国家批准,北医为第一批建立研究生院的单位之一。1985年1月25日,学校举行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曲绵域院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陈化副院长兼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同时任命卜庆芊为副院长。研究生院下设招生分配处、学位培养处(内设学位办公室)。各系、医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研究生办公室或科研办)相应加强,负责二级单位研究生的管理。

研究生院的职责是制定长远培养规划、年度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审批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改善论文工作条件;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统一管理研究生的学籍;遴选导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授权,办理学位审核和授予事宜;协调使用研究生经费;编辑出版研究生学位论文集;检查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组织交流经验。

1982年1月经卫生部批准,北医成立了“北京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由24人组成,他们是:冯传汉、彭瑞骢、陈化、嵇静德、曲绵域、王志均、李肇特、张昌颖、王谔、刘世杰、安笑兰、王序、刘维勤、王叔咸、严仁英、谢荣、黄萃庭、朱希涛、郑麟蕃、徐光炜、沈渔??、郑芝田、何美懿、马旭等。冯传汉副院长任委员会主席。下按院、系设七个分委员会,协助校学位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后,首先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北京医学院授予学位实施细则试行草案》、《北京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了研究生管理制度。

依照上级指示,学校于1985年、1988年两次更换、调整了上一届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产生了第二、三届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和下属分会。曲绵域校长任第二、三届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文化大革命”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所在系、医院党组织负责。研究生院成立后,校党委决定由党委宣传部统一负责全院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91年,党委成立了研究生思想工作部,专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学校也加强了管理服务工作。比如,增加经费,改善实验条件,增加住宿面积等,为研究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研究生培养起了积极的作用。

北医研究生教育,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到1991年,北医已建立了基础医学和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学科专业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03名博士生指导教师;51个学科专业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有654名硕士生指导教师。初步形成了学科专业点比较齐全、导师力量比较雄厚、学科基础比较扎实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北医共培养硕士生985名、博士生264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其中有近900人补充了北医师资队伍,大大缓解了北医专业技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矛盾。

1991年5月,国家表彰了北医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

博士

侯纬敏、彭师奇、章友康、李晓玫、鹿尔训、王宇、孙德青、林久祥、马绪臣、俞光岩、王兴、王玉凤

硕士

王砚英、达万明、邓绍庆

同时,还表彰了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人员,他们是:韩启德硕士和唐朝枢硕士。

现在,毕业后留校和在学研究生,作为北医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活跃在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积叙承担各项任务。据统计,仅科研方面,1982-1988年,北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245个科研项目中,研究生参加了其中的130项研究工作,占项目总数的53%。1981-1987年,北医有140个科研项目荣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科研成果奖,其中研究生参加工作的项目有72个,占获奖总数的51%。

学科的发展、学术梯队的成长、科研条件的改善,为培养研究生创造了条件;研究生承担科研项目,不仅出了成果;促进了学科水平的提高,还为充实学术队伍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北医对研究生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博士生,硕士生两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中又有以科研训练为主的科研型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的应用型硕士生、博士生的两种不同规格。同时,建立了这两种类型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考核、学位授予的规章制度和方法,从而为今后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高层次人才打下了基础。

四、向高层次发展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通称进修教育,主要是对大专毕业以后的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进行的教育,是北医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继续教育发展概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北医就开始开展进修教育。1961年以后,为贯彻《高教六十条》,进修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医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开展。1980年,党委在向第六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都作为教育任务来对待。在以后的工作计划中,明确地把进修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列为学校的三条教育轨道。1983年卫生部批准北医为卫生部进修医学教育基地,不久,又在北医建立卫生事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从此北医的进修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85年北医在重点建设扩建任务书中提出,“七五”期间,进修教育达到710人年。从下列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的进修教育都超额完成了上述任务。

附:北京医科大学1981-1991年进修教育统计表

年度进修班零散进修折合人年数合     计(人年数)
班数人数折合人年数
198113254109.1623.6737.7
198225641205.2656.6861.8
1983371330262.8701.7964.5
1984561326341.6571.3912.9
1985832332451.8563.31015.1
1986671608420.7419.5840.2
1987841484401.1401.6802.7
1988721506492.6365.9858.5
1989641023460.8350.4811.2
1990721180602.4276.4878.8
1991942136715.8280.2996.0
合计667141464463.95210.59674.4

1986年,在北医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要把北医“努力建成为国内重要进修基地”,并强调“进修教育要以高层次为主”。为此,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多种类型的进修班 以教学为主和以科研为主的长期班。为了发挥北医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在基础医学学科和临床医学学科举办了以教学为主的师资进修班和以科研为主的科研进修班。

这类进修班约占北医办班数量的一半以上。其特点是:学习期限为一年,除讲课外,大部分时间参加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加强诊断和操作能力。

短期班和外宾班。改革开放使北医能有更多的机会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增强了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使学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动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这类班的特点是时间短,授课内容新,有的是办班单位的科研成果。—般采用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很受学员欢迎。有的学员回去后,在当地再办类似的进修班,或在当地组织专家讲授,或请北医教师前往讲学,使更多的同行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有的甚至形成网络,定期开班,开展学术交流。

开设专题讲座,传播新知识,新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量不断增加。根据这种情况,北医举办了间断性的短训班,或开设专题讲座。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采用讲课与实践相结合,示教与实验相结合,尽量让每位学员都能亲自体验,亲自动手。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初步掌握操作方法。

高级研讨班。对高层次骨干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指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的发展,使高层次的医学技术骨干也面临知识更新的问题。为此,学校举办了高级研讨班,由北医知名教授或外国同行主持,以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新进展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为主,采取讲座、讨论、参观手术和示范操作等方式进行。学员一般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助教进修班。目的是加速培养高校青年师资。1984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在一部分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学校试办助教进修班。北医自1987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开办了20个班,学员203人。助教进修班的生源比较充足,有关教研室比较重视,除安排学位课程外,还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训练,使学员在学习结束后,具有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医院在内科和皮科进行助教(医师)进修班的试点;它们有别于一般进修班,强调临床医学教育的实践,以便学习后能承担临床医学的教学任务。

研修员试点。为了培养高级人才,近年来,北医试行了招收研修员的办法。凡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若承担有国家级科研任务,并获得一定的科研基金,经学校批准后,可招收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年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作为研修员。研修员除了选择北医的一些课题外,还可自带与北医相关的课题,利用科室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工作和学习。有的学员来校工作半年左右,就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突破,每人都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又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利用中华医学基金会奖学金招收进修生、研修生和国内访问学者是另一种培养高级人才的途径。从1991年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提供一笔奖学金,通过招考的办法,三年内共录取50名其他医科院校的师资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以便成为这些院校的潜在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同时也可加强北医与这些院校的联系。

以上主要是对校外人员进行进修教育。为了了解进修教育质量,1987年学校曾进行跟踪调查,以随机方式对已结束学习回原单位的进修学员寄发了300份调查表。从回收的163份调查表统计:认为进修班办得成功的占73%,临床、科研能力有明显提高的占42%,打下一定基础的占52.8%,进修后对当前工作起了较大作用的占42%,起了一定作用的占44%。调查表明,北医举办的进修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对校内人员的培训 对学校各类人员除强调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学习或承担各种任务开展科研,以提高教学、科研和工作能力外,还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培训。

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讲学。除讲课外,还进行操作示范,以了解当代医药卫生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趋势。通过示教和实验,学习实验技术,加深学习深度。通过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加强同行间的进一步合作。

开设基础医学讲座,更新知识。近二十年来,基础医学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又不断引入医学领域,而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繁忙,迫切要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此,从1981年起,学校系统地组织基础医学讲座,开设了遗传基础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免疫学基础、临床生化的新进展、生理学的新进展、遗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超微结构、医学统计与质量控制、抗菌素的临床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专题。以后各医院又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许多讲座。这对于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最新医学科学成果,更新知识起了良好的作用。

组织管理干部学习管理科学。从1982年起,学校组织各级党政干部在校内外学习管理科学,先后有200多干部学习了“管理学”、“人才学”、“科学学”、“决策科学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教育学”等,使大多数干部对管理科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力求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继续教育的管理 学校的进修工作,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管理工作,1987年以前由教务处分管,1988年初成立继续教育处后,所有进修工作和住院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等工作均由继续教育处负责管理。学院和医院等二级单位也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学校制定了《进修班管理办法》,每年12月向全国寄发进修班年度招生计划表,制定单项的规章制度。每年召开教师或学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以改进继续教育工作。不定期的召开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印发继续教育经验汇编,积极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继续教育的各种会议,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本文转载自医学部两办《信息周刊》2007年第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