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医院24小时值班 全面落实防控流感工作
2009-11-06
抗击甲型H1N1,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2009-11-09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潮流,在后勤与基建管理处积极倡导和教育处以及各教办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本着“提高管理水平,更好服务师生”的理念,教室管理服务中心与软件公司经过多次到各教学部门走访,对医学部课程特点及课表编排工作流程进行需求调查、分析、论证、系统设计,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细节设计调整,医学部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教室管理系统1.0版的开发及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并于2009年10月20日正式公开上线试运行。对本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医学部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需求的提出
一直以来,医学部教学任务的课程编排都是以纯手工方式进行,医学部课程实验多,而且编排工作的影响因素相当繁杂,这里简要列举几条如下:
1)同一门课程,多个班级上,有的班级前9周上课,有的班级后9周上课,有的班级全程上课;
2)上课周次没有统一标准,单周、双周、前9周、后9周、前8周、后8周、有的甚至只上单次或几次;
3)新生和老生上课周次不同,但有时为了某种原因,还要新生老生一起上;
4)有的课程按节次安排,有的课程按时间安排,而且往往时间是较为随意的,不能与实际节次一一对应;
5)一门课程,一个班级的学生按上学期考试成绩划分到不同的教室进行小班上课;
6)同一班级,有的课在北医上,有的课在北大上;
7)有时一门课需按照需求,经常变换上课时间,如:一门课,前三周下午上,中间三周晚上上,最后三周又回到下午上;
8)医学实验课更是复杂,有的实验需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情况改变实习时间,如:细胞的生成期。
针对诸如此类的课程特点,各教学单位的相关老师必须对医学部课程设置相当熟悉并且具备足够的经验才能胜任课程编排工作。另外,各教学单位大都只负责各自教学任务范围内的课表编排,每学期最终的教室编排工作都是由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来完成,能否有效避免课程冲突、时间冲突、教室冲突、班级冲突成为每一位课程编排人员工作中的难题。
随着信息化产业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效便利的网络化办公已经是大势所趋,低效的纯手工编排课表的操作与这种信息化趋势相比显得日益不和谐,最为值得关注的是,非电子信息化的数据无法有效建立索引和查询,这样在日常的教室管理工作中单凭经验、记忆、眼力,往往不能胜任,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以致于教室使用冲突在所难免,从而对教学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因此,开发一套便于课程编排并利于教室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势在必行。
二、方案的确定
如上所述,教室编排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得到了医学部后勤处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商讨及论证,处领导积极响应并倡导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人力着手制定实现这样一套软件系统的方案。很显然,实现方案有两套,一为购买现成软件,二为定制开发。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省心省力,简单易操作,缺点是无法实现我们的某些特定需求;后者劳心劳力,过程繁琐,但优点是可控性好,我们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尽情地提,交由软件公司去实现,非常灵活,相对于购买现成软件来讲,定制开发的系统要更容易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实施第二套方案更能实现目的。
三、方案的实施
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伊始,在教室管理服务中心领导与教室编排办公室全体老师的通力配合下,软件开发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需求调查分析阶段。
在未真正涉入教室编排工作之前,我对实现这样一套系统满怀信心,本以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事实远非如此。本系统的实现可谓是艰难曲折的,毋庸置疑,教室编排管理功能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无论是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界面展现以及系统测试上,本功能模块所需工作量都占据了总工作量的90%以上。从最初的系统构想到后来的走访调查、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原型演示、系统的实现及测试,不仅历时较长,而且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调整过程。
由现有传统的工作模式向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转变有一个跨度,是需要一个渐变过程的,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计算机操作水平、办公观念或习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做软件的过程更需要这样,必须一步步,做的越细越好,越直观越好,越贴近用户的习惯越好,只有这样,系统的直接受益者才能真正理解并给予支持,因此,我们在原型设计上做足了功夫,并多次组织教务处、各教办相关老师进行演示、征求意见、探讨论证。但由于课表编排涉及到的单位众多,各方提供的建议或观点不尽相同,从中获取共同点也是颇费周折。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设计、论证、测试、修改、再设计、再测试、再修改,直至2009年4月底,各教学单位老师的意见基本达成了一致,随即进入了项目运作阶段。
2009年5月,教室管理服务中心责成软件公司尽快撰写实施方案计划书。之后,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向后勤与基建管理处递交了有关教室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的申请书。与此同时,公司方在我方资金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继续积极进行需求的细节调查、方案探讨、原型开发,并反复多次演示、修改。
2009年6月,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向后勤与基建管理处递交了有关教室管理系统开发项目合同签订以及项目经费的申请书。虽然,项目资金尚未到位,但为了不影响开发进度,软件公司一直与教室管理服务中心保持密切沟通。
2009年7月,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批复立即组织项目议标流程,该项目经费先由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垫付。
2009年7月19日,软件公司方与我方正式签订项目合同,从此,该系统进入了实际的代码实现阶段,截止到8月25日,即利用整个暑假期间,录入了最新学期的课表数据,并做了相关测试。
2009年8月28日至10月20日,系统开始上线进行内部试运行,除期间有过几次的版本更新和定期的服务器维护之外,一直运行稳定,试用过本系统的师生普遍反应良好,认为在日常工作学习上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09年10月20日,本系统正式对全校师生公开试运行。
四、系统功能简介
教室管理系统是一套集学期课表编排管理、教室使用管理、教学楼会议室使用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网站查询子系统和教学楼大厅触摸屏查询子系统(待建)于一体的教室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
学期课表编排管理实现了全校学期课表以及临时课表的电子信息化,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它为教室管理服务中心进行全校学期总课表的整合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纯手工编排易出差错而造成的教室使用冲突、课表信息不准确等不良后果。
教室和会议室的临时使用管理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通知、网上查询等功能,申请使用教室的老师无需再亲自到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手工填写申请单,只需网上填写申请单点击提交即可完成,轻松简便、节省时间,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将在第一时间收到申请并进行审核,查询最符合需求条件的教室进行安排,并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申请者。【注:待全校师生用户库建立完成后即可公开使用】
报表管理集中了本系统中各种统计报表,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如:各教室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甚至每学年的使用次数、使用率,以及每个学院课程对教室的占用统计情况等,这些数据对将来教室的合理化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撑。
权限管理模块实现了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为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及一致性维护提供了保障,不同用户具有不同权限,也就拥有不同的操作模块,用户只需关心自己可操作的模块即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操作界面。
网站查询子系统和触摸屏查询子系统(待建)是该系统的配套子系统,二者分别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师生,以帮助师生以不同的方式访问教室使用情况以及必要的课程表查询。例如:方便师生查询班级(或教室)的学期课表以及教室实时占用情况;方便师生依教室名或课程名、时间等信息实时查询上课情况;利用本系统实时生成的教室占用数据,方便查询当天教室占用情况的图表化信息,便于同学们寻找合适的自习室进行自习等。
五、致谢
本系统之所以得以顺利实现并上线运行,承蒙各教学单位、后勤处、教室管理服务中心以及软件公司的通力合作,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教育处周宇菲老师、基础医学院吴金兰老师、药学院闫爱春老师、研究生院魏文杰老师、公共教学部穆迎露老师在课程特点及编排工作的耐心而又细致的解释与积极配合;特别感谢软件公司的本项目技术负责人穆伟工程师;还要感谢后勤处以及医学部的各位领导对本项目的关注与大力支持。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该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能够为师生们提供更加便利、科学、高效的教室服务,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师生们在使用该软件的过程中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我们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求更大限度的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周到、贴心的服务。
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网站使用说明
2009年10月21日,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网站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作为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的门户,该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是教室管理服务的实时信息发布平台。
本网站系统是教室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目前共包含了新闻中心、规章制度、教室信息、教室课表、班级课表、教室查询、上课教室查询、教室申请和联系我们九大版块内容。其各自的功能简介如下:
新闻中心
实时发布与师生教学密切相关的新闻信息,如:教室使用变更信息、上课信息、考试信息、某些重要通知,内容来源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1)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内容;2)医学部校园网各单位网页的链接内容;3)广大师生提供的内容等。
规章制度
发布有关教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教室信息
提供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教室的图片、座位数、分布等详情信息及考试排位的示意图。之后的版本将会增加全校教室的分布示意图。
教室课表
提供本学期每个教室的课程表信息(不包含临时使用教室的课程安排)。在这里,通过选择特定的教室进行查询,网站将展现该教室本学期的正常上课的课表信息。
班级课表
提供本学期每个班级(非行政班级)的课程表信息。通过选择特定的班级进行查询,网站将展现该班级本学期的课程表信息。
教室查询
通过输入本学期的某个特定日期进行查询,网站将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该日期的每间教室的占用情况(以查询时刻的实时数据为基础),方便同学们选择教室进行自习。
上课教室查询
通过输入特定的课程关键字或星期,方便师生查询本学期课程上课时间和地点。
教室申请
提供教室使用或租用的网上申请和网上审核功能(待用户信息库建立完成后开放使用)。开放使用之后,申请教室的老师就无需再亲自到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填写申请单,以节省大家宝贵的工作时间。
联系我们
提供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信息。
系统网站访问地址:http://classroom.bjmu.edu.cn:8080/cws
希望本系统能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教学便利,欢迎广大师生访问本系统,并诚挚期盼大家的批评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来电或来信垂询!
系统维护:教室编排办公室李刚
办公电话:8280-5274
电子邮箱:jxl@bjmu.edu.cn
